/

原來最好的思考方式是不要思考?!-小池龍之介 ⟪不思考的練習⟫

與 ⟪不思考的練習⟫ 的相遇

關於「思考」這件事,在網路上充斥著琳琅滿目、強調思考重要性的書籍、理論,鼓勵我們要積極思考,或教授如何思考的各種祕技與方法。一直以來,我們也都知道思考很重要,也認知到這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其中一項的關鍵能力。也因為現在在做與分心行為相關的主題研究,像是關於自制力、訓練專注力的儀式、又或是去除思考的行動等理論,無意間發現了 ⟪不思考的練習⟫ 一書,馬上引起我的好奇心,並在心中產生一連串的驚呼與疑問:「天啊!竟然有書在推廣不要思考?」

經常覺得無法專注嗎?原來我們患了思考病

你是否曾經被抱怨或抱怨身邊的朋友或家人,越來越不善於聽自己說話?或許你、我都有這樣的經驗,總是希望他人能專心地聆聽自己傾訴,一旦感到對方表現出不悅或不耐煩的神色,就會下意識覺得對方沒有心。其實我們都當過傾訴與聆聽的角色,也都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很想專心,但大腦就是無法順從我們的意志,思緒就是那麼容易飄忽不定。

⟪不思考的練習⟫(註)一書作者小池龍之介告訴我們,雖然很多人認為,有別於動物,人類因為會思考而偉大,但正也是「會思考」,因此讓我們的專注力降低,並且容易感到焦慮及困惑,而這樣的情況則稱之為「思考病」。然而透過正確的思考練習,則有助於改善身心狀態,過著有質感、自在的生活。

看到這邊你可能會再度產生疑問:「我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罹患思考病?」、「得到這種病有什麼樣的徵兆嗎?」或「不幸得了的話,有辦法治療或痊癒的可能嗎?」等一連串納悶、伴隨焦慮的疑惑出現。

接下來,我將依循本書探討人類大腦中意識、雜念是如何形成,又是怎麼樣讓我們的言行、情緒與專注度受影響的脈絡,輔以親身經驗,與大家分享如何發現、預防和改善屬於現代人的專屬文明病。

談談「思考病」是如何發生的


攝於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(日期:2016/04)

  「意識」是不斷在體內瞬間移動、並同時處理各種訊息

很多時候,我們會有意識的做某些事,但一不留心,很可能下意識或無意識的做出某個決定,可能是關鍵的決定,又或是快樂或悲傷、憤怒的情緒。作者透過日常打坐,長時間觀察自己意識的流動,發現意識時時刻刻都快速移動、同時又多工的處理訊息,在短暫的瞬間轉移至體內某處,例如移至視神經時,即產生「看」的行為,轉移至聽覺時,則產生「聽」的行為。

因此,就在短短一瞬間,意識不斷地遊走、處理訊息,導致即使我們想專注在聆聽,但在意識轉換之間,便混雜了各種大量、無關緊要的訊息。就像是我們自以為正專心聆聽他人說話,實際上卻心不在焉,因為此時有大量的雜訊夾在其中。

  零碎的思考雜訊讓大腦漫不經心

當我們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,在極短的時間內,偶然想到等等晚餐吃什麼、一瞬間回憶某人曾說過什麼類似的話、或想著「這種無聊事你也要跟我說」等,這些雜音以我們無法覺察的速度混入意識之中。也因此聆聽的行為即遭到阻斷。零碎的瞬間累積起來,就成為了大量的雜訊,不停中斷我們的注意力。意識到處游移,最後變得什麼事情都聽不進去。

  原來思考會讓我們無知與無感

當我們在動腦時,精力浪費在思考上,因此無論視覺、聽覺,或觸覺都相對變得遲鈍。由於過度沈浸在腦內的胡思亂想,身體感覺遭到忽視,心靈與和身體變無法協調。因此,越是過度使用局部的大腦思考,就無法確實感知來自身體、新的訊息,而逐漸變得「無知」(書中「無知」一詞指的是毫不清楚當下的一瞬間,自己的意識是如何運作,或腦中盤旋怎樣的思考,而非沒教養或頭腦不好)

「無知」的煩惱會讓我們的心遠離現實,逃入腦中思考架構出來的世界。而且一旦養成了「思考的惡習」,即使是不該思考的時候,也無法擺脫鑽牛角尖的壞習慣,變得習慣逃避到思考之中。

如何進行「不思考的練習」

雖然因為「思考」,我們會變的「無知」,但這當然並不代表我們不准思考,而是要「具備正確的思考」、「培養專注力」及「覺察力」。

  不浪費精力做無謂的思考

我們只需思考當下最基本、最必要的事情,例如,洗碗的時候,只要思考以怎樣的順序進行能最有效率、不浪費水,並且盡可能減少洗碗劑的用量,而不是看到剩下的飯菜而心生無謂的煩惱,焦慮地想著「我這麼辛苦煮飯為何什麼都不吃完呢?」此時,這樣的焦慮意味著兩種無謂的意義,首先,你會疏忽如何迅速洗好碗盤,其次,焦躁生氣也無法解決他人食物浪費的壞習慣。

  覺察內心的一舉一動,並移動意識

無法覺察自己的意識是何時開始產生雜訊,就無法克服無謂的思考。當我們搜尋如何覺察關鍵詞時,可能會出現靜坐、冥想等方式,但這些建議總是帶點神秘、難以接觸的距離感。然而,其實我們可以試著在日常生活,隨時用心觀察、感受自己內心的一舉一動,進而自我覺察腦中產生的念頭,並試著「移動意識」,將意識大幅集中在「感覺」上。

因此,我利用搭捷運的時間,嘗試這樣思考覺察與轉移的練習。每當聽到他人在旁邊大肆抱怨、訴苦或任何嘈雜的哭鬧聲,就會讓我的心情很煩躁,並且在腦中產生一堆憤怒、批判的聲音。因此我試著讓自己靜下心,透過第三者的觀點將自己的情緒抽離,將意識從內容轉移至說話人的聲音,感受其音量、音調與情緒,讓「感覺」平息思考及雜訊的發生。否則一昧的憤怒,會讓我們的心誤以為這樣的刺激是「舒服的感覺」,導致自己的性格逐漸變得易怒、扭曲。

  從日常生活開始練習,避免雜訊的滋生


攝於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(日期:2016/04)

說謊會心生雜念

坐捷運時,常會聽到他人手機響起,多數人的回話語氣,總會帶著不好意思地跟電話的另一方說:「抱歉抱歉,我人已經在忠孝復興站,再十分鐘就到了,再等我一下下!」(疑,這裡不是辛亥站嗎?!)。其實自己也曾經犯過這樣的毛病,一旦自以為「善意的謊言」脫口而出,就開始後悔,一路上備感焦躁與不安,腦中雜訊不斷滋生:「剛剛是不是應該再多估五分鐘」、「會不會對方下次就不敢跟我約了啦!」。
然而,更糟糕的是,由於人腦只會將焦點鎖定在每一瞬間能夠獲得多少刺激、追求短暫的利益,不太能分辨長期的利害關係,因此,就算雙方信任關係瓦解,我們也不會從中認識到長期因果關係,從而反省:「那時真不應該隨口承諾。」反而繼續沉浸在「我真是糟糕,自己果然是個不值得約的人啊!」不停自責的刺激中。

刺激的聲音容易形成潛意識裡的雜訊

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對感官的刺激物,因此漸漸地就算我們聽著適度刺激的話語,也像是喪失知覺一樣,毫不在意。就像是原本聽對方說話不是一件難事,但對於在公事上的對話所帶來的刺激程度不夠強烈,因此在聽的過程,內心會徬徨迷惑,因而混雜很多無謂的雜訊,加上平常不斷養成抗拒留意周遭的無趣聲音,因此就算下定決定要專心聽也辦不到。

另外,自己常常發生晚上睡覺時,很容易東想西想,結果躺在床上兩、三的小時還是翻來覆去無法入眠。這是因為,當一天忙碌的工作結束、慌亂的心獲得休息時,一旦心少了其他刺激物的誘惑,便會開始向周圍探尋其他刺激,例如是當下會意識到時鐘的滴噠聲,但當心再度離開滴噠聲時,又會躲入更刺激的事物中,像是擔心「再不睡覺,明天會不會睡過頭?」等煩惱,而當心疲於徘徊這些事時,就又會追求更強烈的刺激,一來一往,容易失眠、焦慮,影響白天的工作狀態。

因此,平時我們就該留意傾聽現實生活中細微的聲音。讓自己處在無聊的聲音中,也能興致高昂,如此自然能專注聆聽對方說話並理解內容,當下既不用裝出很專心聽的小動作,結果會議結束後產生更多一連串的懊悔或衝突。此外,也不要讓自己被動地依賴聲音所帶來的刺激,不帶任何慾望、憤怒、刺激,而是讓人產生平和感覺的聲音,例如準備睡覺時,我試著專注在風扇忽大忽小的聲音、頻率及速度變化,練習專注當下,讓意識變得敏銳。

練習觀察無聊、被忽略的細節

也因為現代社會中的各個傳播媒介,提供越來越多對視覺過度刺激的事物,一旦習慣某種層度上的刺激,我們的大腦就會追求更為刺激、相對來說更有趣的事物,我想這就是我們愛看電視勝過看書的原因,相較於政經新聞,充滿腥羶色的八卦更能引起多數人的興趣。然而,這些強烈的刺激影像,滿足了我們視覺感官的慾望、暫時獲得快樂外,卻也讓我們更容易徒增煩惱,產生憤怒、攻擊性及過度在意自我評價等慾望與情緒。

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、或有限地觀看會讓自我、自尊心受到強烈刺激的事物,將「映入眼簾的景色」試著「主動觀察無聊的細節」,不僅會讓每天習以為常、覺得無趣的景色都變的新鮮,也會提高專注度,強化認知及注意力,心也會變得更為平靜與和諧。像是當我走在路上時,我會避免像以前一樣沒重點的四處張望,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,我會觀察各個店家招牌的大小、顏色與距離感,感受較近招牌的清晰、放大感,與較遠招牌的模糊與縮小感。

過度在意網路寫作與留言,易扭曲身心

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,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產生了巨大變化,電子郵件、社群網站、部落格等溝通工具的出現,讓書寫及閱讀這樣由「眼」刺激「思考」。或者,透過個人網站展現自我,架設個人網站或部落格的目的也變成「希望受到他人注意」。但由於缺少有趣或具個人風格的內容,因此得不到他人留言的認同和互動時,容易感到空虛、寂寞,不小心就淪為那些「無形、不認識的網友」掌中的皮影戲偶,任憑操弄著自己的情緒。
為了不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悲喜深淵中,首先我們在寫部落格時,應該在連網前,試著先彙整草稿的構想,掌握基本的重點並動筆寫下。雖然使用鍵盤時的寫稿速度很快,但容易受到高速的思考控制,往往想到什麼就打什麼,結果寫下的內容「只是自己想寫的東西」,容易忽略讀者真正需要或想看的東西。

至於如何避免自己的情緒淪為他人操弄,在內容的部分,也應該要避免將自己當下的「氣憤」作為寫作題材,雖然藉由寫下些負面情緒,自己會感到興奮外,也因為某些特定的人有所反應跟著起鬨。或許原本是希望藉由書寫,減少社會上令人厭惡的事物,但最後卻也因為憤怒的能量,助長壓力產生,帶給身心不當的影響。而當自己更新的內容獲得回應時,不要過度放大高興或擔憂的情緒,而只要事先知道,這種開心的情緒只不過是因為「想要認同」的苦消失,才會產生快樂的感覺。因為越是追求「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」或「想要攻擊某人」,越會讓自己的身心變得扭曲。

享受飲食的藝術

人類吃東西的目的原是為了生存,但現代許多人吃東西的目的不僅是填飽肚子,而是當成紓壓、忘記不愉快的方式。反觀我也有邊吃東西邊看影片的習慣,結果很荒謬的事發生了:當影集還在播時,即使便當已吃完,但為了怕無聊,就會不斷地找零食吃,另一種情況則是當影片看完後才意識到原來我吃飽了,結果養成了飲食過量的習慣,身體逐漸發胖,然後就需要瘦身。

多數人對於瘦身的建議都是少吃多動、甚至太陽還沒下山就開始禁食。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,他認為越是告訴自己「不能吃」,就會越想吃,因為平時已經養成了為了麻痺自己、不去感受壓力才會「想吃」的習慣,結果在實行減肥計劃時,一直壓抑自己克制吃的慾望,如此一來反而增加壓力,二來也因為時時刻刻提醒不能吃的念頭殘餘腦中,讓人對吃更感興趣,結果造成反效果,吃的比之前更多。

就長期來說,當我們吃東西時,不要只是模糊的感覺,而要「品嚐」,確實感受味道與口感。對一般人來而言,吃東西時,腦中完全被其他的思考佔據,像是「規劃等等要做的事」或「外面一直下雨好煩」,因此吃東西只是嚐到味道,無法感受的情況下,內心無法確實感知到自己正在用餐,進而無法感到滿足,才會越吃越多。反過來,如果用餐時能仔細咀嚼品嚐,敏銳感受每一個進食、咀嚼、舌頭與食物的觸感及喉嚨肌肉的吞嚥等動作,填飽肚子所需的量,或維持自己身體機能的量,就能產生真實飽足的感覺,透過「知足」與「專注吃飯」的訓練,就能知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量,飲食減少,便能避免自己暴飲暴食,減少發胖及增加瘦身的機會。

攝於美國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(日期:2016/08)

閱讀後的反思、練習與變化

有感的「一個人專注吃飯」的練習

在看這本書時,開啟我日常專注力的培養與練習,是一次臨時工作的赴約。一直以來,我對於一個人在餐廳吃飯是非常抗拒的,甚至在餐廳看到他人獨自一人吃飯,就會心生憐憫,會刻意地想坐在他的旁邊,彷彿有了自己的陪伴讓他不孤單。 

也因為當天結束了工作,想要犒賞自己,並想試試一個人吃飯的滋味,因此,決定去了自己很喜歡、但朋友不愛的無印良品餐廳。當一踏入,看到不少面對玻璃的單向座位,且身旁伴隨著都是獨自用餐的人時,讓我緊繃的心頓時稍稍獲得了解放。接著我照著書上說的,把專注力放在吃東西這件事上。

雖然還沒有辦法非常緩慢的感受從拿起餐具、將食物放進口中、用牙齒與舌頭感受咀嚼時的食物糊化及碰撞等,一連串緩慢卻深刻地感受每個動作細節的過程,但難得的是我沒有邊看手機邊吃飯,因此我從這樣的第一次的嘗試,感受到了專注力的力量,不在乎他人眼光,只沈浸在當下的食物味道與口感。而這樣一個人用餐的經驗,就這樣留在我的心中,並開始懂得享受獨自用餐的樂趣,與漸漸獲得專注所帶來的美好生活。

主動找尋練習專注的機會

不僅是用餐,我也會從生活中支微末節的小事提醒自己,尋找練習專注的機會,像是運動時,也會藉著留意地上的事物,免去徒增煩惱的機會(曾經看過有人分享,當讀書或工作感到疲憊時,喜歡去跑步,讓自己什麼都不要想,完全放空,獲得壓力的釋放)。當然比起什麼都不要想,我更喜歡專注在想一件事情上(即使很小很無聊的事),所以我開始專注在掉落在地上的葉子有什麼形狀、什麼顏色。雖然看似無聊、容易分神,但透過不斷分神、拉回專注力這樣一來一往的過程,讓我明顯感受到更能寫作或工作當下的專注感。

此書帶給我的是更自在、美好的生活

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,除了書名顛覆了我對思考的認知外,也因為書中生活化的用語及案例,讓我很容易地透過閱讀進入情境並產生共鳴,重新認識了產生大腦雜訊的分心來源,對於「不思考的練習」有了全新的體悟,修正了對書名的誤解,並了解到原來「不思考」也是一種思考方式。最重要的是,讓我得以重新檢視日常生活中的行動與溝通,利用感官探索那些原本微乎其微的「無聊事」,實踐活在當下、感受當下的真實與美好。

這樣的練習還沒有完全改變我的生活,但至少現在,我能感受到一些隱微、奇妙的變化。畢竟習慣是要需要時間養成的,目前我不斷地在挖掘日常小練習,試著掌握自己的專注與情緒度外,也透過了解過程中分神、失控的原因,更能充分駕馭、重構自己想要的自在與美好的生活方式。

 


註:⟪不思考的練習⟫ 的作者小池龍之介,畢業於東京大學教養學系,現任月獨寺的住持、正現寺的副住持。除了自我修行外,也有教導一般大眾坐禪,從自身經驗推廣「訓練心靈」的方法。並經營「家出空間」(離家空間),以及兼具寺廟與咖啡館機能的「iede café」。

 

Y.C Li

一個想轉型的PM,目前研究方向為如何透過線上課程自學程式成功。另外也經營了23度的自學人蔘粉絲頁,紀錄自學中悟出的大小事

j89828@gmail.com

More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