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
論文的本質:一個問題的探究過程

上圖是我最近的偶像納西姆·尼可拉斯·塔雷伯,最近看了他的著作《黑天鵝效應》,對他的思考之深、閱讀之廣感到敬佩,也很喜歡他面對知識的態度。

正如之前〈研究生的痛苦與掙扎〉說的,論文的題目是讓研究生非常頭痛的問題,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論文沉重的學術框架。這個題目可以做嗎?會不會不好做?做出來會不會沒有價值?怎樣的東西才可以算是論文?先別談有沒有興趣了,光是想到論文就已經慌張到不行。

而前陣子有些夥伴進入論文最終撰寫的階段,我們討論了一下內容到底該怎麼寫好。要很直白的講想法,還是要引經據典;要談到自己的經驗,或是要完全保持客觀?這整件事情讓我重新反思了一下:「論文」的本質是什麼?

人類是怎麼從爬樹演化到寫論文?最一開始論文出現的目的是什麼?研究是什麼?是誰規定論文格式的?

當然這個問題搞不好查一下文獻會有答案,但我想直接從我的個人經驗與觀察談談,並希望對尚在探索論文的同學有所幫助。最後我會在文章後面介紹幾篇我很喜歡的碩士論文,它們和一般的論文長的不太一樣,但是相當精彩,如果你不常看論文,絕對能夠開啟你對「論文」的想像。

研究是什麼?

我們先把學術或論文放在一邊。當我們在生活中談到我們想「研究」某個東西的時候,那是什麼意思?大概就是在我們對某件事情非常有興趣,想要好好搞懂它。像我小時候很喜歡畫畫,我就整天畫畫,練習怎麼樣才能把東西畫好。或像我們的成員 Y.C Li 很想學會程式,就好好的去上線上課程自學一番。或像《黑天鵝效應》的作者塔雷伯在擔任股票交易員的時候,一直覺得業界大家做預測的方法很有問題,就好好思考了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(並在後來寫下《黑天鵝效應》這本書)。

所以研究說穿了就是「對某個事物或問題的好奇」。這個問題可以是很操作的,例如繪畫、例如做多媒體、例如自學;這個問題也可以是抽象的,例如塔雷伯談的的不確定性;也可以非常生活化、娛樂化、現代化。例如電玩研討會論文集《過動》裡面有一篇是〈虛擬與現實中的乳搖想像 〉,題目雖看似荒唐,但該篇卻是整本論文集裡面,我覺得論述的最好的!只要有疑問,只要有好奇,只要有所追求,任何題目都可以是研究。(註:乳搖指的是女性乳房晃動的視覺表現,通常談的會是動畫或是電玩中的呈現)

文獻探討:不要走冤枉路

但如果這個問題已經有人研究過了,那我們何必自己再研究一次呢?所以我們要查一下資料,看看以前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參考的。人類的文化發展了這麼久,什麼樣的題目都有人做過研究,無論自己想研究的題目如何怪異,一定多少會有相關的東西可以參考。而這就是傳統論文架構中的「文獻探討」。

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:過程的記錄

在了解過去的研究以及相關知識後,就要實際來進行研究了。而所謂的「研究方法」就是在描述我們預計要怎麼研究。如果想要了解大眾對某個事情的觀感,或許可以使用問卷調查;如果是對於某種創作手法很有興趣,那就進行實際的創作,再把創作中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;那如果是對某個概念很有興趣,例如〈虛擬與現實中的乳搖想像 〉,那就是好好研究一下相關的作品,以類似案例分析的方式,推導出最後的結論。而「研究成果」便是再加入研究者的一些意見與分析。

論文,就是對一個問題探究的過程紀錄

從上述的角度來看,就會發現論文其實很單純。在「前言」裡面交代為什麼你想做這個研究,在「文獻探討」裡面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,並在「研究方法」與「研究成果」裡面記錄整個研究的方法與過程。其實所謂的研究,不就是這樣而已嗎?而所謂的論文,就是將研究的成果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,任何你有興趣的事物都可以拿來研究、都可以寫成論文。

這樣聽起來好像不難嘛,好像研究其實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呢!那研究生在痛苦掙扎什麼呢?

學術的框架

但因為「學術」領域歷史悠久,現代的我們看見了最終的結果(例如當代常見的論文格式),但其實已經遠離初衷。例如我曾在學校上過一堂「研究方法」的課,課程內容幾乎都在談論如何設計問卷例。問卷是在分析成果時常用的工具,搞得好像「問卷」就等同於「研究方法」似的。問卷只是一個工具。

問卷與客觀

例如有一個朋友論文做同人圈的商品創作,用一種比較特別的手法製作。她的指導老師要求她要針對民眾做問卷,問他們對這樣的東西會不會有興趣。但有一天我突然這麼想:如果我們真的要評斷一個創作的好壞,我們隨便抓十個路人來評,或著是找一個受過多年美術訓練、具有實際創作經驗的人來評,你覺得哪一種人評的比較可信?

如果我們是辦創作比賽,我們一定會找大師來評,我們會希望這個評論的人是「專家」,受過專業的訓練。結果在「論文」的實務上,我們卻為了虛無飄渺的「客觀」要求研究者距離要遠,而不願意相信一個經過深度訓練的人。這就是一種框架(姑且不討論是否有真正的客觀存在)。

文獻的迷思

另外一種常見的狀況是,要求研究者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意見,崇尚古典的文獻。例如有另一個朋友做的研究,是對於網路上模仿韓國流行團體的舞蹈現象做論述,這個論文題目是從她生活的觀察而來。在論文中她寫出很多她樂迷視角的觀察,但評委老師幾乎對她的論述沒什麼興趣,只是單純說:引用的文獻要多一點。

扎實的研究,就等於充足的文獻,是這樣嗎?我曾看過一篇期刊級的論文(不是碩士論文,不是博士論文,也不是研討會論文,是期刊喔!點數最高、審查最嚴謹的期刊喔!),題目是有關臉書圖文創作者的自我揭露。整篇論文的理論核心,是引用了前人的某個理論,延伸出了五個問題,並以這五個問題分別詢問台灣當紅的圖文創作者。我看完的感想是,那五個問題好像不需要那篇古早文獻也能想到,然後問完的結果也是,有些人揭露、有些人則否,給人一種有說跟沒說一樣的感覺。這樣的文獻引用,到底意義何在呢?(當然也不能完全說該篇沒有貢獻,該論文訪問的都是當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圖文作家,所以光是訪談資料的部分我認為就蠻珍貴的。但只是對於古早文獻的引用,我會想要討論一下他的必要性)

小結:讓研究從心做起

以上雖然對現況做了很多批判,但我本意並不是要抱怨學術研究的狀況。我只是想要表達,其實有很多綁住我們的框架,仔細思索後,會發現根本就沒有必要。但當然,現在的學術圈仍然有重重要求,每位教授對學生論文的標準也大不相同。最終到底可以怎麼寫,還是得依教授而定。

但是之所以寫這篇文章,我想要做的是一種解放,解放你我對於論文的想像,對論文題目,以及中間寫法的想像,其實我們可以不要被框住。尤其是在題目探索的部分,萬事起頭難,如果再加上重重的學術框架,也難怪研究生們光是找題目就焦慮到不行。其實找題目很簡單,就聆聽我們內心直覺的第一反應,開始寫我們本身最感興趣的事情吧。

理論與實踐揉合的碩士論文

雖然上面一直說要打破框架,但實際上到底該怎麼做,好像還是讓人摸不著頭緒,因此這邊也推薦兩篇個人相當欣賞的碩士論文給各位參考。這兩篇的題目都是非常深刻的由內而外,從心出發,而論文的書寫方式也不是那種過度強調客觀的疏離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這兩篇都有電子全文供下載喔!

劉燁與心底被隱藏的妹妹

論文網址:〈個體經驗轉化為創作之距離把握 ——《潛水鐘的孩子》創作論述

這篇論文一開始就提到作者的初衷:她那被隱藏的妹妹。劉燁是來台留學的陸生,她那個時代剛好是一胎化政策的時代。但她其實有一個妹妹,但因為政策的關係,妹妹從小就被藏在親戚家,很少往來,對外也從來不曾(也不能)提起。於是她心底有一股虧欠妹妹的感覺,這股壓抑的情緒就成了她創作的契機,希望能藉由創作來抒發掉這個感受。

像這樣的問題可能有點太個人化,獲得的知識經驗可能難轉移給其他人使用。所以劉燁又進一步把問題抽象化提取出來:如何保持創作和自己之間的距離。當描寫的內容太貼近自身,可能對創作來說就顯得無趣,或可能創作者本身又不想太赤裸等。當研究的方向轉換成這個題目,就變得不只適用在自己身上了。

這個書寫距離的問題,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作家有提過。所以劉燁也做了一些研究,論文中有提到某些作家是如何面對這個問題,又個別有哪些方法。分析完這些「文獻」,自己再透過大量的實作練習來完成這個研究。最終以第一人稱寫了四個版本的故事,第三人稱寫了兩個版本,超現實風格寫了一個版本,並把最後一個版本畫成繪本,實驗看看轉換媒材的效果。

整篇論文給人的感覺非常真誠,從一開始就非常自我揭露的談了很多自己的故事。文獻探討的部分也沒有敷衍,相關主題的有很豐富的整理。最後再以非常實務的執行,紀錄整個創作的過程以及中間的反思,並在論文後附上作品,最後完成了這篇 130 頁的碩士論文(其中約 30 頁是作品附件)。這篇我覺得是一個很優秀的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碩士論文。

林青儀的社團觀察與實際研究

論文網址:林青儀〈Bitch-Style男街舞舞者的妖、騷、婊-其舞蹈實踐、跨性別展演與自我

林青儀在大學社團裡就觀察到一個現象,並一直對這個現象感到好奇:男生跳女生的舞。這個問題我以前也很好奇,我大學時還想說可能是學校屬性的關係(女生多),所以導致男生只好跟女生一起跳一樣的舞,也對那樣的東西很不以為然。但作者就從這個觀察、從這個好奇出發,以實際參與舞團的方式,近距離與研究對象相處、採訪。並在最後得到了一些打破我以往想像的東西。

這篇是我看過的論文中,書寫的最自由奔放的。感覺幾乎沒有什麼拘束,用一種像是在說故事般的寫法,帶讀者近距離探索這群街舞者的姿態。然而書寫風格雖然閱讀起來輕鬆,但並不會給人不嚴謹的感覺。除了受訪者的對話記錄以外,也有佐以一些文獻,或作者個人的反思。而且作者實際在舞團內工作、練舞、演出等,整個實踐的歷程長達兩年。研究的過程是非常扎實,並非幾個月衝刺一下就一蹴可及的。

題目隨便,過程不隨便

看我滔滔不絕碎念三千字,再加上後面兩篇反傳統的論文,我們可以說:什麼題目都可以研究。然而我也想要特別強調,什麼題目都可以,不是為了要快速畢業,不是為了要讓研究好做。喜歡的題目不見得是好做的,就像林青儀花了兩年才完成她的調查,就像劉燁創作了上萬字才找到最後的答案。

我只是想要說,研究可以很有趣,研究可以很貼近自己。有些論文看起來就是為了學術而學術,框架一個比一個重,一個比一個遠離現實。我們要追求的東西應該是更真誠的、更自我的。

當然由我來談這些可能很怪,畢竟寫下這篇文章的我當下也還沒有碩士畢業。我或許不值得相信,但可以相信塔雷伯。塔雷伯自從《黑天鵝效應》出版後,被認為是當代重要的思想家,他無論在業界或學界都有一番成就。他說:「過度引用文獻而缺少自己的想法,只不過是一種高級的抄寫」,我也是讀了他的思想,才有了寫這一整篇的慾望。

如果你對這件事也有點感覺,推薦你可以讀一下塔雷伯。並讓我們一起從心出發,好好享受這整個研究的過程吧。

 

封面圖來源:Penguin.com.au

紐耶羅

當了好久好久的研究生,算是個程式設計師,大部分都做新媒體的專案,有一個更新的很慢的粉專 混混實驗室

newyellow2@gmail.com

More Posts - Websi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