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

AR 的應用 — 與那些重要的小事

因為前陣子《雪花實驗室》在台北書展展出的關係,這週受邀到交大演講,談論對於跨媒材數位應用的看法。這篇文章是當天演講時的內容,當天的演講主題是 AR Applications and What Seemed Matters to Me(AR 的應用,與那些我認為重要的事情)。

跨媒材製作的關鍵

雖然這次我以 AR 作為講題,但我猜想教授想問的其實是「如何成功製作跨媒材專案」。只是因為這幾年來我所接觸的幾乎都是 AR,所以才從 AR 應用的角度切入來談。

而這個問題的關鍵,我覺得其實都在製作細節裡,很難說有哪一個是關鍵的因素,而是許多細節所呈現的一個「整體感」。在此我把它稱為一個「到位」的問題。

整體呈現的差異:AR 化學教育卡片案例

AR 嚴格來說並不是很新的東西,大約從 2014 年前起就時常會看到各種談論 AR 的文章,像是「旅遊結合 AR 無可限量!」、「教育市場的 AR 應用是未來趨勢」等等。然而這些文章多半是從「產業」的角度切入,彷彿只要概念對了、市場抓到了,未來就無可限量。但在我看來,總覺得好像並不單純是這樣。

讓我們先看看這個「AR 化學教育卡片」的應用。這影片發佈當時,我的臉書好友圈瘋狂轉貼,幾乎所有新媒體領域的人都看過這個影片:

每張小卡代表一個元素,當卡片互相靠近時,元素們會組合,並變成那個物質的樣子。許多人轉貼時會加上像這樣的附註:「把 AR 結合在教育裡面,讓化學變得很容易理解,這個概念真的是太棒了!」

這個概念確實不錯,但讓我們再來看看另外幾個概念一模一樣的「AR 化學教育卡片」應用:

雖然上面兩個也做得不錯,但我想,應該不會像第一個一樣,讓網友們瘋狂轉貼。(事實上,我也確實沒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過,是為了這場演講我才在 Youtube 上找到的)

細節決定勝負

第一個例子和另外兩個的差別,其實都是非常小的視覺差別,例如卡面的設計,第一個影片的設計非常有質感;或是粒子互相吸引的動畫,有一種像是引力一般的質感,粒子移動的速度是由慢漸漸變快。

這種動畫速度節奏的變換稱為 Easing,有實際製作動畫經驗的人大概會知道這個詞。雖然一般大眾並不具備製作動畫的知識,也很可能不知道動畫加入 Easing 會有什麼差別,但當他們實際看到成品,他們會知道這個東西,感覺有沒有「到位」。

我並不是要否定「概念」或「點子」的重要,但如果有一個出版社要出一套這樣的 AR 化學教材,我和編輯討論卡片的動畫如何呈現,他很可能會說:「那不是重點」。但在我看來,那其實也是至關重要的。呈現的好壞是所有元素綜合起來的結果,是一個整體性的問題,而魔鬼都藏在細節裡。

AR 中的那些細節

從前幾年啟動〈A Week A Project〉計畫嘗試開始製作 AR 時,這些細節的問題就成了我關注的核心。就如同我在〈在追逐技術之外 —〉文章中談論到的,我認為 AR 不該只是「Putting something on the table」,單純把一些視覺呈現在平面上,而應該進一步讓影像和空間更有關聯、互動。而這幾年來嘗試做了一些 AR 作品,有一些我覺得值得注意的細節:

光影的細節

首先,是光影的問題。許多 AR 程式為了要節省手機的效能,選擇把影子關掉(陰影的運算其實還蠻吃效能的)。但我認為,影子很大程度的影響空間感。

影子其實很大的影響了物體在空間中的感覺

整體的氛圍

即使是單純的「Putting something on the table」式的卡片,如果整體的一些小細節,像是插畫的質感、飄落的花瓣、圖從照片浮現的動態、和短詩等,這些東西都到位了,其實效果也還不錯。

擺放的方向

通常的圖案都是平放在桌面上,如果今天讓他立起來,變成直的放在螢幕裡,再搭配爬出來的動畫,整體的呈現應該算是蠻有趣的。

和物體的關聯

這個酒瓶的作品強調紅酒本身的概念,讓小人出現在瓶子內釀酒。我覺得這種動畫和實際物體相呼應的關係,本身也是一種趣味。

紙本身的質感

當製作 AR 應用時,大家似乎都比較關注新媒體的內容,而不注重實際的物體本身,例如紙質。這個作品就是想要強調紙本身的質感、色調,而讓 AR 出來的動畫以一種比較偏向輔助的姿態 — 以光的型態呈現。

這是一個整體的問題

有些作品的成功大家會歸功於「概念創新」或是「市場定位」,但很多時候,我覺得只是因為寫文章分析的人,並不具備辨識出細節的專業眼光,以至於忽略掉了這些小細節的重要。

當然,我並不是要否定「概念」或「創意」的價值,我只是覺得製作的細節被低估了,所以我想特別強調,為了要讓整體感覺到位,這些細節的完整度是不可或缺的。

跨媒材(跨領域)中的到位問題

而這個「細節被忽略的狀況」在跨媒材(幾乎也等同於跨領域)的專案中似乎又特別嚴重。

今年去逛國際書展時,對於人類所累積的書本工藝嘆為觀止。除了本來就很講究外觀的圖畫書和立體書外,連一般以文字為主的書,書本的封面、包裝、甚至紙的挑選都很講究。而現場我也有看到一些 AR 書,但那些古老的書本智慧都不見了,只剩下虛擬出來的 2D、3D 影像。

為了要讓這樣跨領域的專案成功,製作的人與企劃的人,就需要擁有跨領域的知識。或至少要擁有足夠的 Sense,能夠看出什麼是好的。或至少,能找到正確的人來執行。

但在我的經驗裡,通常一個跨媒材(或跨領域,尤其是結合數位)的專案裡面,最常見的作法就是找兩個領域中的專家合作,但通常似乎結果都不太好。因為如果整個專案的負責人,或是企劃的人,如果不同時具備兩邊的 Sense,其實也很難辨識出該找什麼樣的人;而通常不具備該領域技能的人,又很難真正能掌握到實際製作時所需要的 Sense。所以到頭來,還是得有人精通兩邊的知識才行。

這是個斜槓的時代

根據知名的「一萬小時理論」,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,至少需要一萬小時的練習。那要兩邊都精通也太難了吧!

但事實上,一萬小時理論講的是達到「專家」等級所需要的程度,如果只是「堪用」或「要培養足夠 Sense」的程度,其實不需要這麼久。Josh Kaufman 提出了 20 小時理論,主張任何事情,只要 20 小時就能夠學會了,他還以此為題在 TEDx 上做了一場演講:〈The first 20 hours — how to learn anything〉。

Kaufman 的理論奠基在學習曲線上,當我們練習時間越長,我們的技能就越厲害。但這個「練習時間」和「技能成長」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直線,而是一個逐漸趨緩的曲線。如果我們想成為專家,必須要耗費極大的心力,才能夠達到頂尖的水準。但若我們只是想要略懂略懂,其實短暫的學習就能有極大的成效。而根據他研究和親身實驗的結果,要到達有不錯成效的時間,大約是 20 小時。

演講也提到,學習新東西,一開始的資訊蒐集是很重要的。找到正確的資訊、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很重要。在有網路以前的時代裡,這樣的行業 Know How 可能是很難取得的,但現在這個網路時代中幾乎任何技能的資訊都可以上網找到,甚至 Youtube 都會有不少教學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這根本就是個屬於斜槓的時代。

在演講的最後,Kaufman 說到:「最大的學習障礙,往往不是智力上的,而是心理上的。我們討厭覺得自己很蠢,而學新東西的時候,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蠢。」

所以,其實跨領域並不是那麼的困難,而且我們又剛好身在最適合跨領域的這個網路時代。如果你也喜歡跨媒材(跨領域)的東西,那就讓我們一起成為斜槓吧!

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 Josh Kaufman 的 20 小時理論,也有中文書《學得快才會想學:黃金 20 小時學習法》,書中除了他的理論概念外,也有許多 Kaufman 實際應用理論學習技能的實際案例。

 

紐耶羅

當了好久好久的研究生,算是個程式設計師,大部分都做新媒體的專案,有一個更新的很慢的粉專 混混實驗室

newyellow2@gmail.com

More Posts - Website